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规模创历次之最
中新网荆门9月27日电 (余哲 彭迎兵 韩博涛)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27日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圣境山生态旅游区开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45名顶尖运动员将在4天时间里展开角逐,争夺年度总冠军。9月27日,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圣境山生态旅游区开幕。(无人机图片)吴淘淘 摄  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是国际航空运动协会(FAI)认证的CAT2类赛事。与竞速赛不同,定点赛以精准性为核心,运动员需从高空准确降落在电子靶盘上,脚后跟离靶心越近成绩越好。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此前已经分别在泰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德国举行了4站分站赛,此次到荆门东宝圣境山参加总决赛的队伍为分站赛积分排名前十的团队。  “我很喜欢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比赛,期待未来能再次到中国比赛。”首次来中国参赛的蒙古国运动员乌日娜·达瓦扎布说道。曾获全国锦标赛亚军的选手杨苗第一次来圣境山参加总决赛,她说,比赛场地条件优越,天气非常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希望能在荆门取得最好的成绩。图为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比赛现场。吴淘淘 摄  荆门是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本届赛事刚获评2025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据介绍,为打造“全民共享的节日”,赛事期间同步推出“乐动东宝·圣境之夜”草地音乐会、飞行器材展等十大主题活动,实现体育、文旅与经贸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荆门已集聚28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场景应用的产业生态。今年3月,荆门出台13条专项政策,从通航旅游、研学到应急救援,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近年来,东宝区紧紧围绕荆门建设全国知名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全力打造“圣境滑翔 一伞浪漫”IP,“中国滑翔胜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凭借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天然小盆地地形,荆门圣境山形成了风向稳定、热气流强劲的飞行条件,全年可飞行天数超过200天。圣境山滑翔基地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滑翔伞降落场之一,已连续3年承办此项赛事。图为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比赛现场。 吴淘淘 摄  本次赛事在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指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湖北省体育局、荆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完)--> 【编辑:田博川】

细致分析后,在星际会员推广系统,任务推广系统,CPS推广系统,防作弊推广产品游戏✅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实践中,效果显著。

好比,过去,中新网自贡7月12日电 题:美国华裔青少年走进四川自贡 “上手”感受“千年盐都”文化底蕴  中新网记者 岳依桐  对于跨越半个地球前来参加“第二期美国华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的200余名美国华裔青少年而言,12日在四川省自贡市的三场“沉浸式”手作体验,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第一场体验在燊海井进行。有近200年历史的燊海井深1001.42米,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凿井法...

只是,中新网温州9月25日电(曹丹)刑事执行,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  9月21日至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媒体走进浙江温州,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层实践。面对“判实未执”“财产刑执行难”等刑事执行“顽疾”,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运用数字监督、融合履职等方式打破壁垒,推动生效判决从“白纸黑字”落到实处。  “过去,对于登记在罪犯配偶或家庭成员个人名下的财产,传统执行手段往往难以有效触及。”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海霞坦言。  这一困境随着数字检察监督模型的构建迎来转机。检察官借助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推动工作开展。(资料图,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将涉黑恶犯罪、非法经营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案件的罪犯婚姻登记信息、本人及其配偶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与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数据进行碰撞,让“沉睡”的财产线索浮出水面。  在罪犯陈某某强迫交易罪一案中,法院曾以其“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而裁定终结执行。然而,通过模型筛查,检察官发现其配偶名下有一套购于婚姻存续期间的房产。  深入调查后,证据链清晰显示:首付款40余万元来自陈某某账户,婚后还贷期间双方资金往来密切,确认为夫妻共同财产。最终,法院采纳监督意见,该房产以109万元被成功拍卖,有力捍卫了司法权威。  另一个案例展现了刚柔并济的司法实践,在破解“收监困局”的同时,以司法温度守护未成年人。  “我孩子还小,没我不行!”实践中,部分罪犯以“未成年人唯一抚养人”为由,企图逃避服刑。如何既维护刑罚的严肃性,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考验着司法智慧。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遇到的罪犯吴某某便是典型。其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却以作为5岁女儿“唯一抚养人”为由逃避服刑。检察机关调查发现,吴某某并未尽到抚养责任,反而存在家暴行为,将孩子作为逃避刑罚的“护身符”,甚至期间再次犯罪。  检察机关并未简单地监督办案单位“一收了之”,而是推动“收监与监护同步”机制。  在公安机关对吴某某依法收监的同时,检察机关同步联动民政部门、属地乡镇,为小女孩启动临时监护程序,落实寄养家庭并申报困境儿童补助,确保了未成年人得到妥善安置。  赵海霞表示,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正以“主动出击、数据驱动、协同作战”作为新的战略路径,推动刑事执行监督实现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侦办”转变。  近三年来,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已成功清理89名“判实未执、应收未收”对象,不仅打通了长期存在的执行梗阻,更从个案突破中夯实了司法公正的根基,为中国刑事执行监督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温州方案”。(完)--> 【编辑:刘阳禾】

归根结底,过去,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底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大国工匠”人才称号。  大国工匠彭菲: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也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中新网资阳9月27日电 (祝欢)“大陆近年来乡村的进步超过我的想象,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产业也越来越有规模,当地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27日,台湾梅花新闻网主笔衣冠城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感叹道。  9月23日至27日,台湾自媒体人“秋游四川”相继走进成都、宜宾、乐山、资阳,通过实地探访,围绕秋收主题全方位感受四川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台湾自媒体人走进乡村,观看炒茶。祝欢 摄  连片的桑园绿意盎然、幼蚕在蚕房里茁壮成长、制茶匠人将片片桑叶化作清香茶韵……在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东山镇,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作为资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及成渝地区重要的研学与文旅示范基地,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年均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生动展现着“一棵桑、一头蚕、一根丝”串联起的乡村振兴产业链。  在鼎升养殖家庭农场,台湾自媒体人在桑园中采下新鲜的桑叶投喂幼蚕。“我们流转2500亩土地用于桑园种植,并建成27个规模化养殖场,全年养蚕约3000张,年产值约800万元。”该农场负责人张魏表示,农场常年固定为周边群众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  与资阳相距一百余公里的成都郫都区立花苗辣椒产业基地内,台商曹圣和种植了上百种有机辣椒。“我们在这里进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仅种植辣椒,还开发辣椒罐头、辣椒巧克力、辣椒仙贝等创新产品。”曹圣和表示,将通过饮食品项目开发与食农教育相结合,建成一个有台湾特色的休闲农场。  来成都生活了10年的台湾自媒体人林忆絜看到剥皮辣椒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在这边也可以吃到台湾家庭料理剥皮辣椒鸡汤。”林忆絜表示,成都郫都区的郊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之后会带家人来品尝台湾特色美食。环境优美的安石村。祝欢 摄  步入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沥青道路干净整洁,精美的民宿与农家小屋错落有致。“来到这里感觉心旷神怡。”台湾自媒体人王加加在安石村参加活动时注意到了宜宾乡村的美好。王加加希望通过自己的视频平台,展现四川乡村的好风景,也将四川乡村的文体旅融合理念带到台湾。  在四川生活了8年的台湾自媒体人张逸杰深感乡村的巨变。“现在的乡村和以前的乡村相比变化太大了,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乡村旅游。”张逸杰表示,如今乡村早已变成了大家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乡村振兴也让农村焕发出全新活力。(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柳州9月27日电 (林馨 韦联想)9月27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下称“马东铁路”)项目第二批订单班学历教育留学生开学典礼在广西柳州举行。140余名马来西亚学员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柳州铁职院”)开启为期一年的学习,有望成为掌握中国先进铁路技术的马来西亚本土人才。9月27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第二批订单班学历教育留学生开学典礼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林馨摄  马东铁路是中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将于2027年通车,对高素质铁路技能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马来西亚铁路衔接公司首席执行官达维斯表示,当前,马东铁路项目整体进度已达87.14%。他指出,这条全长665公里的铁路将设20座车站。正因如此,马来西亚根据该项目沿线布局特点甄选学员。“你们不仅是学员,更是马东铁路未来的生力军。”达维斯说。  作为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之一,柳铁职院依托马东铁路项目为马来西亚培养本土化铁路技能人才。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汉强介绍,本次订单班专业涵盖铁道机车、铁道运营、铁道信号、铁道供电,分汉语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四个阶段;采取双语教学模式,确保学员既能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马来西亚新学员伊扎蒂表示:“在中国学习不仅获取知识与技能,更是锤炼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历程。”她将运用所学知识推动马来西亚现代铁路事业发展,并为深化马中友谊贡献力量。  据悉,“中马铁路人才培训计划”5月在马来西亚启动后,首批60余名留学生已在中国学习近4个月。两批学员共计200余人,学成归国后将于明年参与马东铁路项目测试调试关键阶段。(完)--> 【编辑:刘阳禾】

📖 相关文章